——无为而治的理论基础
哲学是一门“智”的科学,当我们的思维被打开了之后,他会使我们的工作思路得到拓展。
西方哲学是从“假设”开始的,而中国哲学则是从感觉到的“有”开始的,这个感觉到的“有”可能是某种存在物,或是感觉,或是感情,或其它什么。对这种“有”的内涵进行不断演绎和推导,直至我们感觉不到的世界。
我们能够感觉到的这个事物,这个“有”,它可能是有形的,也可能是无形的。有形简称为“有”,无形简称为“无”。在哲学上,没有叫“非有”。
一个存在物,它既可能有有形的方面,也一定有无形的方面。
对于“有形”的存在物:
从变化的角度我们来看实物的这个“有”,他可能是“虚”、“空”的。一个人,也许在认知上,你感觉到他是稳定的,实际上,一个刹那前后的人,他的每一个细胞,每一个分子都已经变化了。一个人,他是由无数个不接触的原子组成的,就像天空的云,比云更质密的云。而每一个电子,也许是另一个层面的地球,它也许是由无数个不接触的另一个层面原子组成的。从这个概念上来讲,一个人与他的影子又有什么不同呢?
从“静态”的层面来看实物的这个“有”,它是有形的,有形的本质是“虚”、“空”的。从“动态”的层面来看实物的这个“有”,它又是无形的存在物,他就是驱动电子运动的力量、驱动人从胚胎到婴儿再到成人的生命周期运转的力量。“静态”的存在物,我们叫“阴”,“动态”的存在物,我们叫“阳”。
对于“无形”的存在物:
另一个层面的存在物是一种“无”。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人是一种“有”,我们不能够感知到的细胞、原子、电子是一种“无”。
概念、理念是一种“无”,既“无形”存在物。比如说我们思想、我们的概念名称等。如:国家、群体、“坚”、“白”、“脸”等等。
实物的品性,既“德”,也是一种“无形”存在物,如:人的性格、脾气,桌子的性能等等。
“万物之道”是一种“无”,是一种自然规律,它与基本实物结合,生成了相应的物。
“天地之道”是指万物共有的道,又称“太一”,它既是一个普遍的自然规律,又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共有的“无”。
因此,有这个存在物具有“无”的一方面,而“无”也一定是一种存在物,是一种“有”,“无”不一定是自然规律。
“无为而无不为”的意思是:“无”的作为,达到了无所不为的效果。
“无为而治”并不是不做事,而是系统性的做事情,将执行层面的实行交给下属去做,领导者进行系统性的布局与掌控。“有为”是具体事项的领导与管理,是项目的推进,领导者应该在无为于有为之间进行有效的定位。“无”是一种“有”。